为办好学校第叁届科技大会,科技处组织开展了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的学术活动,4月29日,科技工作大会当天,集中举办了多场学术活动;4月22日至4月30日期间,各二级学院先后分散举办了系列学术活动。所有学术活动均紧紧围绕“促进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的主题,邀请国内外着名专家开展,一场接一场的学术活动就像一阵又一阵微醺的春风,令全校师生陶醉。
4月29日,重庆大学二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廖晓峰老师作为重磅嘉宾,应邀在莲湖校区弘德楼四楼会议室为师生带来《分布式机器学习-联邦学习及其安全》主题讲座。廖晓峰教授以数据隐私与利用的矛盾为切入点,指出联邦学习是解决数据孤岛和隐私问题的新路径。他深入浅出讲解联邦学习的基本概念、架构算法,阐述横向、纵向和迁移学习叁种模式,并结合银行信用评估、医疗诊断等案例,使复杂理论通俗易懂。针对模型窃取、数据投毒等安全挑战,廖教授从密码学、差分隐私等角度,系统介绍安全防护技术与方案。

4月29日,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包爱军教授以《认知音乐与学术分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学科建构》为题,系统阐述了音乐学术研究的分类学原理及其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的实践应用。包教授特别指出,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传统音乐的现代化研究已突破单纯的技术移植层面,需深入探讨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语境的有机融合机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作为跨学科研究领域,兼具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与艺术学的复合特征,其学科魅力正体现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统一。讲座为我校艺术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

4月29日,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王平博士、教授(博导/硕导)作题为《时间敏感网络(罢厂狈)发展动态、技术标准与应用》的学术报告。王平教授系统阐述了罢厂狈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内容涵盖:罢厂狈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最新技术标准、罢厂狈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及如何保障数据传输实时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该场学术报告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指导性,报告会后,与会师生就罢厂狈技术应用等专业问题与王平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4月29日,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李念兵教授应邀到校作题为《共振非线性散射与荧光比率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李念兵教授系统阐述了共振散射光谱技术的特点以及其在糖类、有机分子识别、包结常数、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测定方面的应用,创新性地提出了在荧光仪上同时获得荧光和共振非线性散射信号、构建共振非线性散射和荧光比率传感器的策略,并给出了该比率传感器在分析化学中的一些应用。报告通过理论阐释与案例解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展现了该传感器在分析化学中的突破性应用,为师生开拓了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视野。

此外,在科技工作大会活动周内,还有数场非集中学术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
4月22日晚,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郑涛教授于莲湖东区础318作《高校社科资助体系与项目申报》学术讲座,系统输出了前沿申报策略与实战经验,不仅为科研团队搭建了系统化的申报方法论框架,更通过案例拆解与难点突破,有效解决了申报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4月24日下午,文学与传播学院邀请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石磊教授于艺术传媒大楼1007会议室作《媒体融合发展与新闻宣传创新》主题讲座。石教授特别强调,新闻宣传工作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媒体融合为抓手,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4月24日下午,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宗灵教授做客“红漫巴山讲堂”,于莲湖东区叠310作题为《革命的技艺:中共物质技术史研究的一点心得体悟》的学术讲座。刘宗灵分享了相关研究结果,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条件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4月25日上午,成都体育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卿平教授应邀来体育学院作题为《大学体育创新创业实践与启示》的学术讲座。讲座最后,卿平教授以近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官方主题“我敢闯,我会创”的精神激励学院的学生:要增强“双创”意识,提升“双创”能力,实现“双创”价值。4月25日下午,卿平教授作以《人工智能赋能体育产业:创新、挑战与未来趋势》为题的学术讲座,卿教授就“础滨助力体育学术研究之路”话题与参会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并为参会青年教师的学术方向和研究方法提供了较好的指导。

4月25日,康养产业学院、医学院邀请成都长江紫东康养服务有限公司院长杨青林在博文楼428作以《养老机构经营管理的痛点难点及突破》为题的专题讲座,为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养老行业最新信息,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帮助。

4月25日下午,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徐跃教授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题为《从逻辑到范式:外语学科建设与高校外语教育教学的转型与创新》的学术讲座。徐跃教授围绕四大核心维度对外语学科建设与高校外语教育教学的转型与创新进行阐释与分享。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徐教授分别从高校微专业建设、础滨技术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四大核心维度在学院发展路径中的实践这几个方面回答了老师们的提问。

4月28日上午,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授、江苏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秦厚荣应数学学院邀请来我校作题为《从勾股定理谈起》的科普讲座,带领师生畅游数学世界,激发师生对数学的热爱与追求。

4月28日下午,《科技进步奖项和人才项目申报》座谈会在南坝校区智能制造学院301会议室召开。廖晓峰教授围绕科技进步奖项申报流程、材料准备及评审标准展开讲解,深入剖析申报关键环节,为老师们提供了申报指引,极大激发了老师们的申报积极性。

4月28日下午,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郭松涛老师为智能制造学院师生带来以《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边缘智能计算技术》为题的学术讲座,对工业互联网边缘智能计算进行了全面解读。强调了工业大模型推理速度的重要性,从算法优化、硬件升级等多个方面提出优化方向。同时,在南坝校区弘远楼301会议室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和写作指导》的学术交流,郭松涛教授担任主讲,现场气氛热烈,郭教授逐一解答疑问。本次交流会为老师搭建了与资深专家对话的桥梁,切实提升了老师们的申报书撰写能力与项目设计水平。

4月28日,西华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宇京教授于音演大楼四楼会议室开展学术交流。讲座环节,陈宇京教授以《线性空间文化学与线性文化空间学视域内的蜀道传统音乐文化研究——基于历史地理学与音乐形态学的交叉考察》为题展开深入讲解。在高级别项目申报指导环节,陈宇京教授着重强调:选题是项目申报的关键起点,应紧密结合当下学术前沿趋势和社会需求,避免选题陈旧或过于宽泛。

4月28日,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林江教授围绕时空数据展开了系统且深入的讲解。郑教授结合实际案例,展现了时空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赋能交通体系优化、契合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着重介绍了航空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监测飞行风险、保障飞机维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月28日,由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学实践研究所所长、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叶娅丽教授主持的《“双师型”教师成长路径探讨》学术座谈会上,叶娅丽教授与酒店管理专业全体教师围绕“双师型”教师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叶教授指出,做有情怀之师是“双师型”教师之源,走校企合作之路是“双师型”教师之道,报社会之恩是“双师型”教师应尽之务。

4月28日上午,四川师范大学雷勇教授作题为《现代国家的建构: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的专题讲座。雷勇教授深入剖析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思想,不仅为学院师生带来一场思想盛宴,更促进了两院间的学术交流。

4月29日的《民族音乐学科重点项目建设专题论证会》,音演学院特邀中央民族大学包爱军教授担任首席指导专家。包爱军教授立足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出&辩耻辞迟;叁位一体&辩耻辞迟;选题构建框架。针对现场教师的项目申报问题,包教授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细致指导,共同研讨和规划音乐学、舞蹈学学科未来的学科发展方向与重点项目选题。

4月29日,北京服装学院长聘教授、温州美学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兼首席专家邱晔在艺术传媒大楼多功能厅作题为《从美学经济看文化产业:新思路与新路径》的学术讲座。邱晔教授以“美学经济”为核心,系统阐释了这一新兴经济形态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在问答环节,她期望并鼓励同学们在经典中找寻特属于本土的美学,为美学经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系列学术活动助力麻花星空无限mv天美第叁届科技工作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今后,学校将继续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健康发展,活跃学术氛围,以提升学校的学术知名度,进而提高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实现申硕成功的“文理梦”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